“受过处分就贴上了标签,从此没有了前途。回访教育使我重新认识到曾经的党纪处分不再是‘羞耻符’,而是我工作生活的‘警醒钟’,它时刻提醒我和同事们要引以为戒。”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后,因工作麻痹大意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边某“心结”解开了,工作激情又被点燃了!
此前,该同志因违反工作纪律,受到党内警告处分,情绪一度低落,总认为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自己,工作热情有所减退。得知情况后,永寿县纪委监委认真研究制定回访工作方案,全方位把握受处分干部现实表现,推进式开展教育引导,帮助其转变思想、放下包袱、坚定信心。
近年来,永寿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方针,在严格审查调查、严肃追责问责的同时,着力做深做实“后半篇文章”,情系“掉队”干部,精准有效施策、创新回访方式、强化结果运用,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重振信心、重拾干劲,努力达到教育与激励的双重效果。今年以来,开展回访教育173人,回访率达94%以上。
据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了帮助受处分干部揭掉“标签”,该县纪委监委坚持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,建立与案发单位联动机制,针对受处分人员的错误性质、健康情况、心理特征、家庭情况等,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跟踪“回访”模式,通过访前“画像”,提前拟定好个性谈话方案和谈话提纲,访中“施策”,让回访解开“心结”,访后“评估”,传递温度,多维度做实暖心式回访教育,帮助“掉队”干部重新“起步”。
“受处分是不是就打上‘标签’了?”“会不会被组织抛弃?”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对此表示担忧。每次回访后,回访组都会集体研判,科学制定回访评价,梳理填写《受处分人员回访情况统计表》《回访教育谈话记录》、回访对象思想状况、工作表现,并将相关信息归入卷宗材料,作为处分期满后恢复党员权利、解除处分的重要依据,有效释放“改了就是好同志”的鲜明导向。同时,对于那些心理负担较重的干部,回访工作小组尝试将回访教育地点搬到家里,借助其家人的温情感召,触及受处分干部的内心深处,唤起其干事创业激情。
此外,该县纪委监委注重创新回访形式,以年轻干部“暖心访”、重要岗位干部“重点访”、对处分结果存在抵触情绪干部“多次访”的分层分类回访教育模式,强化回访效果。同时,对受处分党员干部所在单位进行回访检查,既了解单位党组织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和教育管理情况,也督促单位开展警示教育,防止同一问题复发。还将回访教育与家属家访结合起来,通过面对面、拉家常、敞心扉的形式,与家属开展联动,及时了解被处分干部思想动态和“八小时外”情况,探索精准回访新路径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做好‘访育’工作,以暖心回访关怀加精准教育培育,真正让写在纸上的处分变成刻在心里的敬畏。”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